阿谀在上的人和轻侮在下的人。语本《易·系辞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高亨注:“谄,甘言媚人曰谄。渎借为嬻,轻侮人曰嬻。”
谄 [ chǎn ] 1. 奉承;獻媚。 如 谄媚。谄佞。不谄不驕。《説文•言部》:“諂,諛也。”
渎 [ dú ] 1. 水沟,小渠,亦泛指河川。 如 沟渎。四渎(古代对中国“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合称)。 2. 轻慢,对人不恭敬。 如 亵渎。渎职。烦渎。 渎 [ dòu ] 1. 古同“窦”,洞。
阿谀在上的人和轻侮在下的人。
引语本《易·繫辞下》:“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高亨 注:“諂,甘言媚人曰諂。瀆借为嬻,轻侮人曰嬻。”
《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二年》:“裴子野 论曰:‘……干进务得,兼加諂瀆,无復廉耻之风,谨厚之操。’”明•李东阳 《白公墓志铭》:“上下交际不为諂瀆,有长厚之风焉。”
清•周亮工 《书影》卷八:“儒者言无鬼神,大要虑人諂瀆耳。虑諂瀆则可,谓无鬼神则不可。”
谄渎,汉语词汇。
拼音:chǎn dú
释义:阿谀在上的人和轻侮在下的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