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口


拼音
qiāng kǒu
注音
ㄑㄧㄤ ㄎㄡˇ

腔口qiāng kǒu

  1. 〈方〉:腔调。

    英accent;

分解意思

  • 拼音 qiāng 部首 肉 总笔画 12

    腔 [ qiāng ] 1. 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 如 腔子。体腔。满腔热血。 2. 器物的中空部分。 如 炉腔。 3. 乐曲的调子。 如 腔调(diào )。唱腔。梆子腔。 4. 说话的声音、语调。 如 开腔。京腔。装腔作势。拿腔拿调。

  • 拼音 kǒu 部首 口 总笔画 3

    口 [ kǒu ]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如 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如 瓶子口。 3. 出入通过的地方。 如 门口。港口。 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 如 古北口。喜峰口。 5. 破裂的地方。 如 口子。

引证文献

  1. 调子,音调。

    引清•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杨诚斋 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

  2. 口音、腔调。

    引周立波 《张满贞》:“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对哪一个讲话,都使用这同样的腔口。”
    李劼人 《天魔舞》第一章:“那你是 眉山 人了!可你的腔口又不像。”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