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阙


拼音
fàn quē
注音
ㄈㄢˋ ㄑㄩㄝ
繁体
犯闕

犯阙fàn quē

  1. 指举兵入犯朝廷。

分解意思

  • 拼音 fàn 部首 犬 总笔画 5

    犯 [ fàn ] 1. 抵触,违反。 如 犯规。犯法。犯罪。犯颜(旧时指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犯讳。 2. 违反法律的人,有罪的人。 如 犯人。罪犯。 3. 侵害,进攻。 如 侵犯。秋毫无犯。 4. 触发,发作。 如 犯病。犯愁。犯疑。 5. 做错事情。 如 犯错误。

  • 拼音 quē,què 部首 门 总笔画 13

    阙 [ quē ] 1. 古代用作“缺”字。空缺。 如 尚付阙阙。有怀疑的事情暂时不下断语,留待查考:阙疑。 2. 过错。 如 阙失。 3. 姓。 阙 [ què ] 1.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 如 宫阙。 2. 皇帝居处,借指朝廷。 如 阙下。“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 京城,宫殿。 如 “城阙辅三秦”。 4. 陵墓前两边的石牌坊。 如 墓阙。

引证文献

  1. 指举兵入犯朝廷。

    引唐•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时天下无事,号太平者垂五十年。及 羯 胡犯闕,乘传遽以告。”
    宋•陆游 《跋京本<家语>》:“李氏 书,属 靖康 之变, 金•人犯闕,散亡皆尽。”
    清 惜华 《桃花源弹词》:“餘党举兵来犯闕,乘舆播荡众惊惶。”

国语辞典

犯阙fàn què

  1. 兴兵入犯朝廷。

    引宋·无名氏《梅妃传》:「后禄山犯阙,上西幸,太真死。」
    《三国演义·第一六回》:「济姪张绣统其众,用贾诩为谋士,结连刘表,屯兵宛城,欲兴兵犯阙夺驾。」

网络解释

犯阙

犯阙,汉语词汇。

拼音:fàn què

释义:指举兵入犯朝廷,

出自《三国演义》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