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戎


拼音
méng róng
注音
ㄇㄥˊ ㄖㄨㄥˊ

蒙戎méng róng

  1. 蓬松;杂乱。

分解意思

  • 拼音 mēng,méng,měng 部首 艸 总笔画 13

    蒙 [ mēng ] 1. 欺骗。 如 蒙骗。蒙哄。蒙事。欺上蒙下。 2. 昏迷,眼发黑。 如 蒙头转向。 3. 胡乱猜测。 如 瞎蒙。 蒙 [ méng ] 1. 没有知识,愚昧。 如 启蒙。发蒙。蒙昧。 2. 遮盖起来。 如 蒙罩。蒙子。蒙蔽。 3. 受。 如 承蒙。蒙难。蒙尘。蒙垢。 4. 形容雨点细小。 如 蒙蒙细雨。 5. 姓。 6. 同“艨”。 蒙 [ měng ] 1. 〔~古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B.蒙古国的主要民族。

  • 拼音 róng 部首 戈 总笔画 6

    戎 [ róng ] 1. 古代兵器的总称。 2. 军队,军事。 如 兵戎。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戎装。戎马。 3. 古代称兵车。 如 御戎。 4. 大。 如 戎功。 5. 称(方言,音如“农”)。 如 “戎有良翰”。 6.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 如 西戎。戎狄。 7. 姓。

引证文献

  1. 蓬松;杂乱。

    《诗·邶风·旄丘》:“狐裘蒙戎,匪车不东。”
    毛 传:“蒙戎,以言乱也。”
    唐•羊士谔 《斋中有兽皮茵偶成咏》:“山泽生异姿,蒙戎蔚佳色。”
    明•朱鼎 《玉镜台记·拘温家属》:“媳妇,只今天气将寒,边城久役,狐裘蒙戎,如何是好。”
    清•黄遵宪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同官臭味殊薰蕕,一国蒙戎如狐裘。”

国语辞典

蒙戎méng róng

  1. 形容杂乱。也作「蒙茸」。

    《诗经·邶风·旄丘》:「狐裘蒙戎,匪车不东。」

网络解释

蒙戎

méng róng

蓬松;杂乱。《诗·邶风·旄丘》:“狐裘蒙戎,匪车不东。” 毛传:“蒙戎,以言乱也。” 唐 羊士谔 《斋中有兽皮茵偶成咏》:“山泽生异姿,蒙戎蔚佳色。” 明 朱鼎 《玉镜台记·拘温家属》:“媳妇,只今天气将寒,边城久役,狐裘蒙戎,如何是好。” 清 黄遵宪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同官臭味殊薰莸,一国蒙戎如狐裘。”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