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臣


拼音
rú chén
注音
ㄖㄨˊ ㄔㄣˊ

儒臣rú chén

  1. 汉称博士官为儒臣

  2. 泛指读书人出身的或有学问的大臣。

分解意思

  • 拼音 rú 部首 人 总笔画 16

    儒 [ rú ] 1. 指读书人。 如 儒生。腐儒。通儒(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儒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儒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 2.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 如 儒家。儒教(即“孔教”)。儒士。儒术。儒学。 3. 同“懦”,懦弱。

  • 拼音 chén 部首 臣 总笔画 6

    臣 [ chén ] 1.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 如 臣僚。臣子。臣服。君臣。 2.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 如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3. 古人谦称自己。 4. 古代指男性奴隶。 如 臣仆。臣虏。

引证文献

  1. 汉 称博士官为儒臣

    引汉•扬雄 《百官箴·博士箴》:“儒臣司典,敢告在宾。”

  2. 泛指读书人出身的或有学问的大臣。

    《新唐书·宗室宰相传·李福》:“大中 时, 党项羌 震扰,议者以将臣贪牟产虏怨,议择儒臣治边。”
    宋•陈亮 《及第谢恩和御赐诗韵》:“復讎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鬢髮苍。”
    清•昭槤 《啸亭杂录·太宗读金史》:“曾命儒臣翻译《三国志》及 辽、金、元 史、性理诸书,以教国人。”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儒臣

儒臣,汉语词汇。

拼音:rú chén

释义:1、汉 称博士官为儒臣。2、泛指读书人出身的或有学问的大臣。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