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并进献民间诗歌。
指献上诗文。
陈 [ chén ] 1. 排列,摆设。 如 陈列。陈兵。 2. 述说。 如 陈述。陈情。详陈。陈诉。陈说。 3. 旧的,时间久的。 如 陈旧。陈腐。陈醋。推陈出新。陈陈相因。陈迹。陈皮。 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5.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 6. 姓。
诗 [ shī ]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如 诗歌。诗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诗集。诗剧。诗篇。诗人。诗章。诗史。吟诗。 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采集并进献民间诗歌。
引《礼记·王制》:“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
郑玄 注:“陈诗,谓采其诗而视之。”
孔颖达 疏:“此谓王巡守见诸侯毕,乃命其方诸侯大师是掌乐之官,各陈其国风之诗,以观其政令之善恶。”
南朝•宋 颜延之 《应诏观北湖田收》诗:“观风久有作,陈诗愧未妍。”
唐•王维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司諫方无闕,陈诗且未工。”
指献上诗文。
引郁达夫 《赠吉田某从征》诗之一:“君行倘向 辽阳 过,为我陈诗吊战场。”
陈述诗篇,以观政令得失。
引《礼记·王制》:「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
陈诗(1864—1943),字子言,号鹤柴,安徽省庐江县马厂乡石虎村人。出身于官宦家庭(其祖、父辈在广东做官)。光绪四年(1878)随父归里闭门自学,好诗,“见人佳句,若已有之,勤抄不倦,积久成帙”。得同里士张瑞亭的教诲,使其学业不断进步。光绪二十五年(1899)旅居南京、上海,受文廷式(珍妃之师)、郑孝胥等名家指点,愈益长进,诗句颇得文的青睐,被民国初年的《诗坛点将录》列为108名诗人之一。
陈诗,汉语拼音chén shīㄔㄣˊ ㄕㄧ,出自《礼记·王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