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至


拼音
sì zhì
注音
ㄙˋ ㄓˋ

四至sì zhì

  1. 指某块土地四周的界限。

    英the four boundaries of a piece of land;

  2. 从四方来到。

    例天下之兵四至

    英from all directions;

分解意思

  • 拼音 sì 部首 囗 总笔画 5

    四 [ sì ]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 如 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 拼音 zhì 部首 至 总笔画 6

    至 [ zhì ] 1. 到。 如 至此。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 2. 极、最。 如 至少。至亲。至交(最相好的朋友)。至诚。至高无上。至理名言。

引证文献

  1. 从四方来到。

    《吕氏春秋·不屈》:“士民罢潞,国家空虚,天下之兵四至。”

  2. 犹四极。指四方极远之地。

  3. 旧指田地、住宅等四周的界限。

    引清•《碑版文广例·书地界四至例》:“书地界四至,虽自 晋•太康 瓦莂有之, 唐•人则见於 开元 二十八年 王守泰 《记石浮屠》。后书东西南北四至之下,又总之曰,四至分明,永泰无穷。”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凡是老圈地,都部颁龙票,那上面东西南北的四至,都开的明白。”

国语辞典

四至sì zhì

  1. 从四方到来。

    《吕氏春秋·审应览·不屈》:「士民罢潞,国家空虚,天下之兵四至。」

  2. 房宅或耕地等四周的界限。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凡是老圈地都有部颁龙票,那上面东西南北的四至,都开得明白。」

网络解释

四至 (土地科学术语)

四至,地籍上每宗地四邻的名称。一宗地四个方位与相邻土地的交接界线。一般填写四邻的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单位和个人名称。若毗邻的土地为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或湖泊、山峰等,其四至填写为相关地物的名称。

四至 (汉语词汇)

四至,指某块土地四周的界限。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