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轮人力车夫的谑称。
英pedicab driver;
板 [ bǎn ] 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 如 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 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 如 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 3. 不灵活,少变化。 如 死板。呆板。 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 如 板着脸。 5. 见“老”字“老板”。
儿 [ ér ] 1. 小孩子。 如 婴儿。儿戏。 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 如 男儿。儿女情。 3. 儿子,男孩子。 如 儿子。生儿育女。 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 5. 助詞。 如 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
爷 [ yé ] 1. 父亲。 如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 祖父。 如 爷爷。姥爷。 3. 对长辈或年长男子的敬称。 如 张大爷。 4. 旧时对官僚、财主等的称呼。 如 县太爷。少(shào )爷。 5. 对佛、神的称呼。 如 佛爷。财神爷。
板儿爷最早都是帮人拉货的,通常在铁路货运站,家具店,信托店门口儿趴活儿,绝大多数儿老北京,年龄5张到7张不等,脚蹬洒鞋,裤脚儿怕被脚蹬子链子刮上都别着一个小夹子。等活儿或者吃饭的时候喜欢喝上几口,至于下酒的东西从来不讲究,见过有板儿爷拿着一块儿水果糖,嘬一口,喝口酒。京城“板儿爷”将身穿传统特色服装,骑着由赵书、舒乙等民俗家设计的三轮车驶上京城的胡同街巷,为京城文化古迹旅游增添一道新风景。“板儿爷”和他们蹬的三轮车是“京味儿”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到北京,许多中外游客都喜爱乘坐人力三轮车游览京城名胜古迹和胡同街巷,一路听“板儿爷”侃着老北京的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