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飕飕


拼音
lěng sōu sōu
注音
ㄌㄥˇ ㄙㄡ ㄙㄡ
词性
形容词
繁体
冷颼颼
近义词
冷冰冰
反义词
暖烘烘 热烘烘 暖和和

冷飕飕lěng sōu sōu

  1. 寒意甚浓。

    例被子没压好,后背冷飕飕的。

    英chilling;

分解意思

  • 拼音 lěng 部首 冫 总笔画 7

    冷 [ lěng ] 1. 温度低,与“热”相对。 如 冷天。冷藏。冷冻。冷涩。冷飕飕。 2. 寂静,不热闹。 如 冷落。冷寂。冷静。冷清。 3. 生僻,少见的。 如 冷僻。冷字。 4. 不热情,不温和。 如 冷遇。冷淡。冷峻。冷漠。冷嘲热讽。冷若冰霜。冷酷无情。 5. 不受欢迎的,没有人过问的。 如 冷货。冷门儿。 6. 突然,意料以外的。 如 冷然。冷不防。冷枪。冷战。 7. 姓。

  • 拼音 sōu 部首 风 总笔画 13

    飕 [ sōu ] 1. 风吹。 如 洗的衣服被风飕干了。 2. 同“嗖”。

引证文献

  1. 形容风冷或寒气逼人。

    引宋•汪元量 《满江红·吴江秋夜》词:“渔火已归鸿雁汊,櫂歌更在鸳鸯浦。渐夜深、芦叶冷颼颼, 临平 路。”
    元•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昏惨惨晚霞收,冷颼颼江风起,急颭颭帆招惹。”
    清•李渔 《玉搔头·飞舸》:“冷颼颼起不了的寒阵,热烘烘冻不僵的方寸。”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北风冷颼颼地迎面吹来,地上结着薄冰,阴暗角落的积雪还没有完全化净,正是三九天气。”

国语辞典

冷飕飕lěng sōu sōu

  1. 形容冷风、寒气逼人。

    引宋·苏轼〈书双竹湛师房〉诗二首之一:「我本西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昏惨惨晚霞收,冷飕飕江风起,急飐飐帆招惹。」

    反暖和和 暖烘烘

网络解释

冷飕飕

词语解释

【名称】冷飕飕

【拼音】lěng sōu sōu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