薮牧


拼音
sǒu mù
注音
ㄙㄡˇ ㄇㄨˋ
繁体
藪牧

薮牧sǒu mù

  1. 畜牧之地。亦指从事畜牧之人。

分解意思

  • 拼音 sǒu 部首 艸 总笔画 16

    薮 [ sǒu ] 1. 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 如 薮泽。 2. 人或物聚集的地方。 如 渊薮。 3. 指民间、草野。 如 辞朝(cháo )归薮。 4. 古同“搜”,搜求。

  • 拼音 mù 部首 牛 总笔画 8

    牧 [ mù ] 1. 放养牲口。 如 牧童。畜牧。牧场。放牧。游牧。牧民。牧歌。牧群。 2. 治。 如 牧民(治理人民)。 3. 古代治民之官。 如 州牧。

引证文献

  1. 畜牧之地。亦指从事畜牧之人。

    《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四曰藪牧,养蕃鸟兽。”
    郑玄 注:“泽无水曰藪;牧,牧田,在远郊。皆畜牧之地。”
    章炳麟 《訄书·明农》:“鸟兽之蕃,鱼蛤之孳,藪牧聚之。”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薮牧

薮牧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ǒu mù,是指畜牧之地。亦指从事畜牧之人。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