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抱恨。
叹 [ tàn ] 1. 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 如 叹气。叹息。悲叹。叹惋。长吁短叹。 2. 因高兴、兴奋、激动而发出长声。 如 叹赏。叹服。赞叹。叹观止矣(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3. 吟咏。 如 咏叹。一唱三叹。
恨 [ hèn ] 1. 怨,仇视。 如 怨恨。愤恨。仇恨。痛恨。 2. 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内心不安。 如 恨事。悔恨。遗恨。抱恨终天。
叹息怨恨。
引《三国志·蜀志·魏延传》:“延 常谓 亮 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唐•杜甫 《苦战行》:“干戈未定死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
明•李贽 《读史·杨升庵集》:“於是乎前而生者,犹冀有待於后世;后而生者,又每叹恨於后时。”
叹息抱恨。 清•王韬 《淞隐漫录·窅娘再世》:“入室,已不见女,几上留书诀别。生嘆恨发狂,削髮入山,不知所终。”
嗟叹怨恨。
引《三国志·卷四〇·蜀书·魏延传》:「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近怨嗟
叹恨是一个汉语词语,
拼音是tàn hèn,
释义:1、叹息怨恨。2、叹息抱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