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弓


拼音
táng gōng
注音
ㄊㄤˊ ㄍㄨㄥ

唐弓táng gōng

  1. 周代“六弓”之一,弓力强弱为中等。多用于习射。

分解意思

  • 拼音 táng 部首 口 总笔画 10

    唐 [ táng ] 1. 夸大,虚夸。 如 荒唐。唐大无验。 2. 空,徒然。 如 功不唐捐(功夫不白费)。 3.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尧所建。 4. 朝代名。 如 唐代。唐诗。唐僧。唐人。唐三彩。后唐。 5. 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 6. 古同“螗”,指蝉。 7. 姓。

  • 拼音 gōng 部首 弓 总笔画 3

    弓 [ gōng ] 1. 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 如 弓箭。弓弩。飞鸟尽,良弓藏。 2. 像弓的器具或形态。 如 胡琴弓子。弓鞋。 3. 旧时丈量地亩用的器具和计算单位。 4. 弯曲。 如 弓身。 5. 姓。

引证文献

  1. 周 代“六弓”之一,弓力强弱为中等。多用于习射。

    《周礼·夏官·司弓矢》:“唐弓、大弓。以授学射者、使者、劳者。”
    郑玄 注:“学射者弓用中,后习强弱则易也……使者劳者弓亦用中,远近可也。”
    林尹 注:“王、弧为强弓,夹、庾为弱弓,唐、大为中弓。”
    唐•张说 《<玄武门侍射>诗序》:“唐弓在手,夏箭斯发。”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唐弓

唐弓是汉语词汇,拼音táng gōng,指周 代“六弓”之一,弓力强弱为中等多用于习射。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