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桃


拼音
tōu táo
注音
ㄊㄡ ㄊㄠˊ

偷桃tōu táo

  1. 古神话,西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结子,东方朔曾三次偷食,乃被谪降人间。事见《汉武故事》。后常以此入诗。

分解意思

  • 拼音 tōu 部首 人 总笔画 11

    偷 [ tōu ] 1. 窃取,趁人不知时拿人东西。 如 偷窃。偷吃。小偷儿。 2. 行动瞒着人。 如 偷偷。偷看。偷听。偷渡。偷袭。偷税。偷天换日(喻暗中改变重大事物的真相以欺骗别人)。 3. 抽出时间。 如 偷空儿。偷暇。偷闲。 4. 苟且。 如 偷安。偷生。偷幸。偷合苟容(苟且迎合别人的意思以求容身。亦称“偷合取容”)。

  • 拼音 táo 部首 木 总笔画 10

    桃 [ táo ] 1. 落叶小乔木,品种很多,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绒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药。 如 桃儿。桃李(喻所教的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实至名归,尚事实,不尚虚名)。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 形状像桃子的。 如 棉桃儿。 3. 指核桃。 如 桃仁。桃酥。 4. 姓。

引证文献

  1. 古神话, 西王母 种桃,三千年一结子, 东方朔 曾三次偷食,乃被谪降人间。事见《汉武故事》。后常以此入诗。

    引唐•柳宗元 《摘樱桃赠元居士时在望仙亭南楼与朱道士同处》诗:“蓬莱 羽客如相访,不是偷桃一小儿。”
    宋•王禹偁 《代答》诗:“君看白日冲霄者,多是偷桃窃药人。”
    明•高启 《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诗:“疑似阿母傍,再謫偷桃儿。”
    清•赵翼 《子才又作除夕告存诗》诗:“割肉偷桃狡獪才,九閶都怕此人来。”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偷桃

偷桃:《聊斋志异》篇目

偷桃:中国神话故事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