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承垫杯碗等,起平稳、隔热作用的器皿。形状多种。始用于唐,流行至今。
托 [ tuō ] 1. 用手掌承着东西。 如 两手托着下巴。 2. 陪衬,铺垫。 如 衬托。烘托。 3. 承着器物的东西。 如 托盘。 4. 寄,暂放。 如 托身,托售。托儿所。 5. 请求、帮助。 如 请托。恳托。 6. 借故推诿躲避。 如 推托。假托。 7. 依赖。 如 托福。托庇。 8. 委任。 如 托付。委托。 9. 压强单位。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如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如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如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如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如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如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如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如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如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如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如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如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如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用以承垫杯碗等,起平稳、隔热作用的器皿。形状多种。始用于 唐,流行至今。
引《景德传灯录·松山和尚》:“一日命 庞居士 喫茶,居士举起托子云:‘人人尽有分,因什么道不得?’”清•褚人穫 《坚瓠二集·托子》:“席上,诸公只服褙子, 文龙 以失礼居末座。供茶, 文龙 故以托子堕地,诸公戏以失礼。 文龙 曰:‘先生失衣,学生落托。’众为一笑。”
承受、支撑器物的东西。
茶盘子。
引《警世通言·卷三七·万秀娘仇报山亭儿》:「从小里,随先老底便在员外宅里掉茶盏抹托子。」
托子,词义:明清家具部件名称。条案足端着地的横木。又名“拖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