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八方蛮夷之地。
唐代谓高丽、真腊、波斯、吐蕃、坚昆、突厥、契丹、靺鞨为八蕃。
八 [ bā ] 1.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 如 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蕃 [ fán ] 1. 茂盛。 如 蕃茂。蕃昌。蕃芜。 2. 繁多。 如 蕃衍(同“繁衍”)。
谓八方蛮夷之地。
引晋•左思 《魏都赋》:“搦 秦 起 赵,威振八蕃。”
唐•代谓 高丽、真腊、波斯、吐蕃、坚昆、突厥、契丹、靺鞨 为八蕃。
引《新唐书·西域传赞》:“东至 高丽,南至 真腊,西至 波斯、吐蕃、坚昆,北至 突厥、契丹、靺鞨,谓之‘八蕃’。”
八蕃,汉语词汇。
拼音:bā fān
释义:八方蛮夷之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