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藓


拼音
bì xiăn
注音
ㄅㄧˋ ㄒㄧㄢˇ
繁体
碧蘚

碧藓bì xiǎn

  1. 青苔。

  2. 指绿竹。

  3. 喻霉斑。

分解意思

  • 拼音 bì 部首 石 总笔画 14

    碧 [ bì ] 1. 青绿色的玉石。 如 碧玉。 2. 青绿色。 如 碧绿。金碧辉煌。碧空。

  • 拼音 xiǎn 部首 艸 总笔画 17

    藓 [ xiǎn ] 1. 苔藓植物的一纲。属于这一纲的植物茎和叶都很小,绿色,有假根,常生在阴湿地方。

引证文献

  1. 青苔。

    引唐•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沦謫得归迟。”
    《花月痕》第十回:“西北角叠石为山,苍藤碧蘚,斑驳缠护。”

  2. 指绿竹。

    引唐•权德舆 《崔君墓志铭序》:“筑室於 毗陵,疏清流,荫碧蘚,树艺偃仰,有终焉之志。”

  3. 喻霉斑。

    引唐•杜甫 《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夜宇照爇薪,垢衣生碧蘚。”
    仇兆鳌 注:“碧蘚,犹今人言衣服霉斑。”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碧藓

词义有三个1青苔2 绿竹 3喻霉斑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