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铏


拼音
tǔ xíng
注音
ㄊㄨˇ ㄒㄧㄥˊ
繁体
土鉶

土铏tǔ xíng

  1. 土形。

分解意思

  • 拼音 tǔ 部首 土 总笔画 3

    土 [ tǔ ]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 如 土壤。黄土。 2. 疆域。 如 国土。领土。 3. 本地的,地方性的。 如 故土。 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 如 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5. 不合潮流。 如 土气。 6. 未熬制的鸦片。 如 烟土。 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 如 土族。 9. 姓。

  • 拼音 xíng 部首 钅 总笔画 11

    铏 [ xíng ] 1. 古代盛羹的小鼎,两耳三足,有盖。 2. 指肉菜羹。 3. 古通“硎”,磨刀石。

引证文献

  1. 土形。

    《韩非子·喻老》:“以为象箸,必不加於土鉶,必将犀玉之杯。”
    唐•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诗:“禹 贡思金鼎, 尧 图忆土鉶。”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一件像个黄沙大碗,説是 帝舜 当日盛羹用的,名曰‘土鉶’。”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土铏

土铏,拼音是tǔ xíng,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土形。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