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雁


拼音
mù yàn
注音
ㄇㄨˋ ㄧㄢˋ

木雁mù yàn

  1. 《庄子·山木》载: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树因不材而免于被人砍伐;后又见主人选杀不会鸣叫的雁以享客。弟子疑而问于庄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这是古代道家全身远祸的处世态度。后因以“木雁”比喻有才与无才。

分解意思

  • 拼音 mù 部首 木 总笔画 4

    木 [ mù ] 1. 树类植物的通称。 如 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2. 木料、木制品。 如 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3. 棺材。 如 棺木。 4. 质朴。 如 木讷(朴实迟钝)。 5. 呆笨。 如 木鸡。 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 如 麻木。 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 姓。

  • 拼音 yàn 部首 隹 总笔画 12

    雁 [ yàn ] 1. 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群居水边,飞时排列成行。 如 雁行(háng )。雁序。雁阵(雁行整齐,如同军队布阵)。雁过拔毛(喻为牟利不放过任何机会)。

引证文献

  1. 这是古代道家全身远祸的处世态度。后因以“木雁”比喻有才与无才。

    《庄子·山木》载:庄子 行于山中,见大树因不材而免于被人砍伐;后又见主人选杀不会鸣叫的雁以享客。弟子疑而问于 庄子 :“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 笑曰:“周 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南史·刘穆之檀道济等传论》:“道济 始因録用,故得忘瑕;晚困大名,以至颠覆。 韶 祗 克传胤嗣,其木雁之间乎。”
    唐•权德舆 《八音诗》:“木雁才不才,吾知《养生主》。”
    宋•黄庭坚 《赠无咎八音歌》:“木雁两不居,相期无待游。”
    清•陈大章 《戊子生日书怀》诗:“熊鱼自古难兼味,木雁中间可置身。”

国语辞典

木雁mù yàn

  1. 木以无所用,不受砍伐,因而得以长寿,雁以不能鸣叫,被主人宰杀,招待客人。面对这两种境况,只有处在有用和无用之间才能全生远祸。典出《庄子·山木》。后比喻中庸处世,因事设施,不取极端。

    引唐·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才能疑木雁,报施迷夷跖。」

网络解释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