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鼓


拼音
yāng gǔ
注音
ㄧㄤ ㄍㄨˇ

秧鼓yāng gǔ

  1. 乐器名。唐称腰鼓,宋称杖鼓。以一杖击打的细腰鼓。

分解意思

  • 拼音 yāng 部首 禾 总笔画 10

    秧 [ yāng ] 1. 植物的幼苗。 如 秧苗。树秧儿。秧田。育秧。插秧(特指稻苗)。 2. 某些植物的茎。 如 瓜秧。拉秧。 3. 某些初生的小动物。 如 鱼秧子。 4. 栽植;畜养。 如 秧几棵树。他秧了一池鱼。

  • 拼音 gǔ 部首 鼓 总笔画 13

    鼓 [ gǔ ] 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 如 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 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 如 耳鼓。石鼓。 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 如 鼓吹。鼓噪。 4. 发动,使振作起来。 如 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5. 高起,凸出。 如 鼓包。鼓胀。 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引证文献

  1. 乐器名。 唐•称腰鼓, 宋 称杖鼓。以一杖击打的细腰鼓。

    引宋•陆游 《闵雨》诗:“寂寂不闻秧鼓动,哑哑实厌水车翻。”
    清•吴锡麒 《吴兴道中观插秧者》诗:“听田謳水乡最宜,鸣秧鼓梅天新霽。”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