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罪


拼音
gōng yě zuì
注音
ㄍㄨㄥ ㄧㄝˇ ㄗㄨㄟˋ

公冶罪gōng yě zuì

  1. 《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后因以“公冶罪”为无辜而见罪的典实。

分解意思

  • 拼音 gōng 部首 八 总笔画 4

    公 [ gōng ]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如 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如 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 国家,社会,大众。 如 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 如 公开。公报。公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如 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 敬辞,尊称男子。 如 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 雄性的。 如 公母。公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 如 公公。外公(外祖父)。 9. 姓。

  • 拼音 yě 部首 冫 总笔画 7

    冶 [ yě ] 1. 熔炼金属。 如 冶炼。冶铸。冶金。 2. 好过分的装饰打扮(含贬义)。 如 冶容(a.打扮得很妖艳;b.妖艳的容貌)。妖冶。 3. 古同“野”。 如 冶游(原指春天或节日里男女出外游玩,后专指狎妓)。 4. 姓。

  • 拼音 zuì 部首 网 总笔画 13

    罪 [ zuì ] 1. 犯法的行为。 如 犯罪。罪人。认罪。有罪。罪恶。罪名。罪魁。罪行。罪证。罪责。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罪不容诛。 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 如 功罪。罪愆。罪尤(“尤”,过失,罪过)。归罪于人。 3. 刑罚。 如 判罪。畏罪。待罪。请罪。 4. 苦难,痛苦。 如 受罪。

引证文献

  1. 后因以“公冶罪”为无辜而见罪的典实。

    《论语·公冶长》:“子谓 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宋•苏舜钦 《寒夜十六韵笑子履见寄》:“念昔罹忧患,唯君共苦辛。漂流数千里,会合十餘旬。各閔伤弓翼,聊同煦沫鳞。谁知 公冶 罪,众笑 伯龙 贪。”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公冶罪

公冶罪,是汉语词汇,拼音是gōng yě zuì,释义为无辜而见罪的典实。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