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由


拼音
fàn yóu
注音
ㄈㄢˋ ㄧㄡˊ

犯由fàn yóu

  1. 罪状。“犯由牌"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606763bc6>犯由牌”的省称。

分解意思

  • 拼音 fàn 部首 犬 总笔画 5

    犯 [ fàn ] 1. 抵触,违反。 如 犯规。犯法。犯罪。犯颜(旧时指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犯讳。 2. 违反法律的人,有罪的人。 如 犯人。罪犯。 3. 侵害,进攻。 如 侵犯。秋毫无犯。 4. 触发,发作。 如 犯病。犯愁。犯疑。 5. 做错事情。 如 犯错误。

  • 拼音 yóu 部首 田 总笔画 5

    由 [ yóu ] 1. 原因。 如 原由。事由。理由。由于(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2. 自,从。 如 由表及里。由衷(出于本心)。 3. 顺随,听从,归属。 如 由不得。信马由缰。 4. 经过,经历。 如 必由之路。由来已久。 5. 凭借。 如 由此可知。 6. 古同“犹”,尚且,还。 7. 古同“犹”,犹如,好像。 8. 姓。

引证文献

  1. 罪状。

    引宋•周密 《武林旧事·元夕》:“京尹幕次,例占市西坊繁闹之地……其前列荷校囚数人,大书犯由云:‘某人为不合抢扑釵鐶,挨搪妇女。’”元•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若问着此一节呵如何诉休?你便索与他箇知情的犯由。”
    清•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亲查阅》:“验年貌,问明犯由。”

  2. “犯由牌”的省称。详“犯由牌”。

    《水浒传》第二七回:“东平 府尹判了一箇‘剐’字,拥出长街。两声破鼓响,一棒碎锣鸣;犯由前引,混棍后催。”
    《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庆奴 不合因姦杀害两条性命,押赴市曹处斩。但见:犯由前引,棍棒后随。”

国语辞典

犯由fàn yóu

  1. 犯罪的原由。

    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若问著此一节呵如何告诉休,你便索与他个知情的犯由。」
    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三折》:「凭著我纸儿上写著这一一的犯由,怀儿里揣著这重重的痛苦。」

网络解释

犯由

《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 庆奴 不合因奸杀害两条性命,押赴市曹处斩。但见:犯由前引,棍棒后随。”详“ 犯由牌 ”。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