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宰


拼音
tái zăi
注音
ㄊㄞˊ ㄗㄞˇ
繁体
臺宰

台宰tái zǎi

  1. 宰相的高位。

分解意思

  • 拼音 tái,tāi 部首 口 总笔画 5

    台 [ tái ] 1. 高平的建筑物。 如 亭台楼阁。 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 如 井台。窗台。灯台。 3. 量词。 如 一台戏。 4. 台湾省的简称。 如 台胞。台币。 5. 姓。 6. 桌子、案子。 如 写字台。 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 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 台鉴。台甫。 台 [ tāi ] 1. 〔天~〕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 拼音 zǎi 部首 宀 总笔画 10

    宰 [ zǎi ] 1. 杀牲畜。 如 宰杀。屠宰。宰牲节(亦称“古尔邦节”、“牺牲节”)。 2. 借指商贩用狡诈的手段使顾客在经济上受到损害(有的地区称“斩”)。 3. 古代官名。 如 宰相(xiàng )。宰辅。太宰。宰官。 4. 主管、主持。 如 主宰。宰制。

引证文献

  1. 宰相的高位。

    《后汉书·谢弼传》:“夫台宰重器,国命所继。”
    《新唐书·萧俛传》:“令孤楚 罢执政, 西川 节度使 王播 赂权幸求宰相, 俛 劾 播 纤佞不可污台宰,帝不许。”
    宋•范仲淹 《上张右丞书》:“人神协赞,贰於台宰。”
    指宰相。 《旧唐书·文宗纪上》:“朕方推表大信,置人心腹……况吾臺宰,又何间焉。”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台宰

tái zǎi ㄊㄞˊ ㄗㄞˇ

台宰(台宰)

宰相的高位。《后汉书·谢弼传》:“夫台宰重器,国命所继。”《新唐书·萧俛传》:“ 令孤楚 罢执政, 西川 节度使 王播 赂权幸求宰相, 俛 劾 播 纤佞不可污台宰,帝不许。” 宋 范仲淹 《上张右丞书》:“人神协赞,贰於台宰。”

指宰相。《旧唐书·文宗纪上》:“朕方推表大信,置人心腹……况吾台宰,又何间焉。”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