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
口 [ kǒu ]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如 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如 瓶子口。 3. 出入通过的地方。 如 门口。港口。 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 如 古北口。喜峰口。 5. 破裂的地方。 如 口子。
无 [ wú ] 1. 没有,与“有”相对;不。 如 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择 [ zé ] 1. 挑拣,挑选。 如 择取。择优。抉择。择善而从。饥不择食。 择 [ zhái ] 1. 义同“择”(zé),用于口语。 如 择不开(分解不开;摆脱不开)。择菜。择食。
言 [ yán ] 1. 讲,说。 如 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2. 说的话。 如 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3. 汉语的字。 如 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4. 语助词,无义。 如 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5. 姓。
谓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
引《孝经·卿大夫》:“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唐玄宗 注:“言行皆遵法道,所以无可择也。”
《后汉书·马援传》:“龙伯高 敦厚周慎,口无择言。”
说话皆合道理,无需经过选择。今也误用来指人说话随便,言词未经考虑即脱口而出。也作「口不择言」。
引《孝经·卿大夫章》:「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数年,杨州刺史观恂荐般在国口无择言、行无怨恶,宜蒙旌显。」
例如:「他生气时,往往口无择言,因此很容易得罪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