脯醢


拼音
fǔ hăi
注音
ㄈㄨˇ ㄏㄞˇ

脯醢fǔ hǎi

  1. 佐酒的菜肴。

  2. 古代酷刑。处斩之后剁肉成泥。

分解意思

  • 拼音 fǔ 部首 肉 总笔画 11

    脯 [ fǔ ] 1. 肉干。 如 鹿脯。兔脯。 2. 水果蜜渍后晾干的成品。 如 果脯。杏脯。

  • 拼音 hǎi 部首 酉 总笔画 17

    醢 [ hǎi ] 1. 用肉、鱼等制成的酱。 2. 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

引证文献

  1. 佐酒的菜肴。

    《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稍事,设荐脯醢。”
    贾公彦 疏:“脯醢者,是饮酒肴饈,非是食饌。”
    《隋书·礼仪志三》:“驾将至,委奠币,荐脯醢,加羊於軷,西首。”
    唐•白居易 《斋毕开素》诗:“佐以脯醢味,间之椒薤香。”

  2. 古代酷刑。处斩之后剁肉成泥。

    《战国策·赵策三》:“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

国语辞典

脯醢fǔ hǎi

  1. 干肉和肉酱。为佐酒的菜肴。

    《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稍事,设荐脯醢。」
    唐·贾公彦·疏:「脯醢者,是饮酒肴羞,非是食馔。」

  2. 古代把人剁成肉酱或晒成肉干的酷刑。

    《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曷为与人俱称王,卒就脯醢之地?」

网络解释

脯醢

脯醢,读音为fǔ hǎi,是汉语词语,意思是佐酒的菜肴。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