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止


拼音
dìng zhǐ
注音
ㄉㄧㄥˋ ㄓˇ

定止dìng zhǐ

  1. 固定的处所;止息之处。

  2. 停顿;止息。

  3. 犹定准。

分解意思

  • 拼音 dìng 部首 宀 总笔画 8

    定 [ dìng ] 1. 不动的,不变的。 如 定额。定价。定律。定论。定期。定型。定义。定都(dū)。定稿。定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定。规定。鉴定。 2. 使不变动。 如 定案。定罪。决定。确定。 3.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 如 大局已定。 4.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 如 心神不定。 5. 确凿,必然的。 如 必定。镇定。 6. 预先约妥。 如 定计。定情。定货。定做。 7. 姓。

  • 拼音 zhǐ 部首 止 总笔画 4

    止 [ zhǐ ] 1. 停住不动。 如 止步。截止。 2. 拦阻,使停住。 如 止痛。禁止。 3. 仅,只。 如 止有此数。不止一回。 4. 古同“趾”,脚;脚趾头。

引证文献

  1. 固定的处所;止息之处。

    引晋•葛洪 《抱朴子·清鉴》:“或外候同而用意异,或气性殊而所务合,非若天地有常候,山川有定止也。”
    唐•高适 《渔父歌》:“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磯。料得孤舟无定止,日暮持竿何处归。”
    前蜀 李珣 《渔歌子》词之四:“扁舟自得逍遥志,任东西,无定止。”
    宋•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一:“来无定止,去亦何为?”

  2. 停顿;止息。

    引唐•李白 《猛虎行》:“颇似 楚 汉•时,翻覆无定止。”
    清 蒋士铨 《空谷香·饮刄》:“今后呵。随着东风为定止,或者他秋来将我做齐紈视,我也甘心为他憔悴死。”

  3. 犹定准。

    引元•无名氏 《梧桐叶》第二折:“他飜手云,覆手雨,没定止性儿难据。”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定止

定止 :

1.固定的处所;止息之处。 2.停顿;止息。 3.犹定准。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