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准公


拼音
lóng zhǔn gōng
注音
ㄌㄨㄥˊ ㄓㄨㄣˇ ㄍㄨㄥ
繁体
龍準公

龙准公lóng zhǔn gōng

  1. 见“龙准翁”。

分解意思

  • 拼音 lóng 部首 龙 总笔画 5

    龙 [ lóng ]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如 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 如 恐龙。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 如 龙颜。龙体。龙袍。 4. 姓。

  • 拼音 zhǔn 部首 冫 总笔画 10

    准 [ zhǔn ] 1. 允许,许可。 如 准许。准予。批准。 2. 〈介〉依照,依据。 如 准此处理。 3. 定平直的东西。 如 水准。准绳。 4. 标准,法则,可以做为依据的。 如 准则。标准。 5. 箭靶的中心。 如 准的(dì)。 6. 正确。 如 准确。准星。瞄准。 7. 〈副〉一定,确实。 如 准保。准定。 8. 鼻子。 如 隆准(高鼻子)。 9. 和某类事物差不多,如同,类似。 如 准尉。准平原。

  • 拼音 gōng 部首 八 总笔画 4

    公 [ gōng ]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如 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如 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 国家,社会,大众。 如 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 如 公开。公报。公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如 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 敬辞,尊称男子。 如 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 雄性的。 如 公母。公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 如 公公。外公(外祖父)。 9. 姓。

引证文献

  1. 见“龙準翁”。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