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踪拳


拼音
mí zōng quán
注音
ㄇㄧˊ ㄗㄨㄥ ㄑㄩㄢˊ
繁体
迷蹤拳

迷踪拳mí zōng quán

  1. 亦称“迷踪艺”。

  2. 武术拳种门派之一。属少林拳系统。

分解意思

  • 拼音 mí 部首 辵 总笔画 9

    迷 [ mí ] 1. 分辨不清,失去了辨别、判断的能力。 如 迷信。迷糊。迷津。迷惘。迷蒙(a.昏暗看不清;b.神志模糊不清;e.使迷惑,受蒙蔽)。执迷不悟。 2. 醉心于某种事物,发生特殊的爱好。 如 迷恋。入迷。 3. 沉醉于某种事物的人。 如 棋迷。革新迷。 4. 使人陶醉。 如 景色迷人。

  • 拼音 zōng 部首 足 总笔画 15

    踪 [ zōng ] 1. 人或动物走过留下的脚印。 如 踪影。踪迹。追踪。失踪。跟踪。无影无踪。

  • 拼音 quán 部首 手 总笔画 10

    拳 [ quán ] 1. 屈指卷(juǎn )握起来的手。 如 拳头(“头”读轻声)。 2. 徒手的武术。 如 拳术。打拳。太极拳。拳谱。拳脚。 3. 肢体弯曲。 如 拳曲。拳起腿来。 4. 量词,用于拳头打人的动作。 如 打他几拳。

引证文献

  1. 亦称“迷踪艺”。武术拳种门派之一。属少林拳系统。

    引沉思 《<水浒与武打艺术>序言》:“就在《水浒传》被朝廷列为禁书的 明•末 清•初,在北方 冀 鲁 等地,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拳种门派,它有多种名称:秘宗拳、猊猔拳、迷踪拳、迷踪艺、十面埋伏拳,等等。”
    沉思 《<水浒与武打艺术>序言》:“正因为此拳十分复杂,具有可以瞒敌眼目的独特步法,故又称为‘迷踪拳’或‘迷踪艺’。 清•末 民 初的武侠大师 霍元甲,就是‘迷踪艺’也就是‘燕青拳’的正宗传人。”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