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陬


拼音
mán zōu
注音
ㄇㄢˊ ㄗㄡ
繁体
蠻陬

蛮陬mán zōu

  1. 泛指南方边远地区人民聚居处。

分解意思

  • 拼音 mán 部首 虫 总笔画 12

    蛮 [ mán ] 1.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 如 野蛮。蛮横(hèng )。蛮不讲理。 2. 愣,强悍。 如 一味蛮干。 3.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 如 蛮荒。 4. 方言,相当于“很”。 如 蛮好。

  • 拼音 zōu 部首 阜 总笔画 10

    陬 [ zōu ] 1. 隅,角落。 如 陬见(粗浅的见识)。 2. 聚居。 如 陬落(村落,村庄)。 3. 农历正月的别称。 如 陬月。孟陬。

引证文献

  1. 泛指南方边远地区人民聚居处。

    《文选·左思<魏都赋>》:“蛮陬夷落,译道而通。”
    张载 注:“陬落,蛮夷之居处名也。一名聚居为陬。”
    《晋书·刑法志》:“江 左无外,蛮陬来格。”
    唐•李涉 《岳阳别张祜》诗:“巫峡 洞庭 千里餘,蛮陬水国何亲疏。”
    明•唐顺之 《重修泾县儒学记》:“国家建学徧宇内,蛮陬海徼,莫不有学。”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蛮陬

蛮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án zōu ,是指南方边远地区人民聚居处。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