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裳


拼音
zá cháng
注音
ㄗㄚˊ ㄔㄤˊ
繁体
雜裳

杂裳zá cháng

  1. 古代下士穿的前黑后黄的下衣。

分解意思

  • 拼音 zá 部首 木 总笔画 6

    杂 [ zá ] 1. 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 如 杂乱。杂沓。杂感。杂志。杂货。杂居。杂务。杂品。错综复杂。私心杂念。 2. 混合。 如 夹杂。混杂。杂交。

  • 拼音 cháng,shang 部首 衣 总笔画 14

    裳 [ cháng ] 1. 〔~~〕光明。 2. 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 裳 [ shang ] 1. 〔衣~〕衣服。

引证文献

  1. 古代下士穿的前黑后黄的下衣。

    《仪礼·士冠礼》:“玄端、玄裳、黄裳、杂裳可也。”
    郑玄 注:“上士玄裳,中士黄裳,下士杂裳。杂裳者,前玄后黄。”
    《仪礼·特牲馈食礼》:“唯尸、祝、佐食,玄端、玄裳、黄裳、杂裳可也。”
    郑玄 注:“周 礼,士之齐服有玄端、素端。然则玄裳,上士也;黄裳,中士;杂裳,下士。”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杂裳

杂裳是汉语词汇,读音是zá shanɡ,出自《仪礼·士冠礼》。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