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公众,大伙。
公 [ gōng ]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如 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如 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 国家,社会,大众。 如 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 如 公开。公报。公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如 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 敬辞,尊称男子。 如 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 雄性的。 如 公母。公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 如 公公。外公(外祖父)。 9. 姓。
中 [ zhōng ]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 如 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 如 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 如 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如 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 如 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 如 中看。 中 [ zhòng ] 1. 恰好合上。 如 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 如 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 如 中举。中状元。
犹公众,大伙。
引《儒林外史》第三二回:“如今来求少爷向本家老爷説声,公中弄出些银子来,把这房子收拾收拾。”
《红楼梦》第一〇四回:“那也不是他的能为,拿着太爷留下的公中银钱在外边放加一钱,我们穷当家儿,要借一两也不能。”
公众。
引《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公中说:祭的是大圣人,必要个贤者主祭,方为不愧。」
汉语拼音:gōng zhōng
释义:
犹公众,大伙。
2.旧时的豪门大家中人口众多,长房庶出尊卑有别,在子侄们都成年以后会分房而居,各自过的是各自的,开支各自的资费,但每房都要缴纳出一定数额的款项,这笔款项由族长或是长房的人代管,用于家庙、朝祭等。且分房而居的众人多还是住在一个大园子里,各自的营生都有相互之间的牵连,由族长或是长房的人,将所有正当的光明正大在面子上的盈利抽出一部分来,纳入上面说的款项,也是用于宗族的事务,这些款项就称为是“公中”的开支,当涉及的问题和事务分不出到底是哪房的事了就是动用公中的开支,或是其他的用途经过族长或是长房的人同意也可动用公中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