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护


拼音
yíng hù
注音
ㄧㄥˊ ㄏㄨˋ
繁体
營護

营护yíng hù

  1. 照拂。

  2. 特指护理。

  3. 保护;救护。

  4. 庇护;袒护。

分解意思

  • 拼音 yíng 部首 艸 总笔画 11

    营 [ yíng ] 1. 军队驻扎的地方,借指按编制集体生活的地方。 如 营地。营房。营垒。军营。野营。阵营。步步为营(军队前进一步就设一道营垒,喻行动谨慎,防备极严)。 2. 军队的编制单位,连的上一级。 3. 筹划,管理,建设。 如 营业。营作。营田。营造。经营。国营。私营。 4. 谋求。 如 营求。营生。营救。营养。钻营。 5. 姓。

  • 拼音 hù 部首 手 总笔画 7

    护 [ hù ] 1. 使不受侵犯和损害。 如 保护。护卫。护理。护士。护航。护林。辩护。守护。 2. 救助。 如 护护。 3. 掩蔽,包庇。 如 护短。庇护。

引证文献

  1. 照拂。

    《后汉书·独行传·范式》:“乃营护 平子 妻儿,身自送丧於 临湘。”
    《晋书·隐逸传·谯秀》:“秀 年出八十,众人欲代之负担, 秀 曰:‘各有老弱,当先营护。吾气力犹足自堪。’”《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一路水宿山行,防閒营护,皆得其力。”

  2. 特指护理。

    《新唐书·李愬传》:“士伤夷病疾,亲为营护。”

  3. 保护;救护。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其所生得,皆加营护,不令兵士干扰侵侮。”
    《南史·毛修之传》:“谦之 为 魏太武帝 信敬,营护之,故不死。”
    宋•范仲淹 《宋故同州观察使李公神道碑铭》:“大河 决于 无棣,将圮其城,时以数州丁力,昼夜营护。”

  4. 庇护;袒护。

    《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干郡之吏,职监诸县,营护党亲,乡邑旧故,如有不副,而因公掣顿,民之困弊,咎生于此。”
    《明史·黄道周传》:“道周 疏辩,语復营护 鄤。帝怒,严旨切责。”
    清•侯方域 《额吏胥》:“去者去矣,而留者未去,彼此营护,而以浸润其官长。”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营护

照拂。《后汉书·独行传·范式》:“乃营护 平子 妻儿,身自送丧於 临湘 。”《晋书·隐逸传·谯秀》:“ 秀 年出八十,众人欲代之负担。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