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迎候显贵,望见车尘即行叩拜。形容卑躬屈膝或敬畏的神态。亦作:望尘拜伏。
望 [ wàng ] 1. 看,往远处看。 如 望见。眺望。张望。望尘莫及(喻远远落后)。望风捕影。 2. 拜访。 如 看望。拜望。探望。 3. 希图,盼。 如 期望。欲望。喜出望外。 4. 人所敬仰的,有名的。 如 望族。名望。声望。威望。 5. 向,朝着。 如 望东走。 6. 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 如 望日。 7. 埋怨,责备。 如 怨望。 8. 姓。
尘 [ chén ] 1. 飞扬的灰土。 如 尘土。尘埃。尘垢。尘芥(尘土和小草,喻轻微的事物)。粉尘。烟尘。甚嚣尘上。望尘莫及。 2. 佛家、道家指人间。 如 红尘。尘世。
而 [ ér ] 1. 同“尔”,代词,你或你的。 如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①表平列,如“多~杂”。②表相承,如“取~代之”。③表递进,如“~且”。④表转折,如“似是~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 如 从上而下。
拜 [ bài ] 1. 表示敬意的礼节。 如 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拜忏。礼拜。回拜。 2. 恭敬地。 如 拜托。拜谢。拜读。拜别。拜谒(❶拜见;❷瞻仰陵墓、碑碣)。 3. 行礼祝贺。 如 拜年。拜寿。 4. 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 如 拜将(jiàng)。拜相(xiàng )。拜师。拜把子。 5. 姓。
谓迎候显贵,望见车尘即行叩拜。形容卑躬屈膝或敬畏的神态。
引《晋书·潘岳传》:“岳 性轻躁,趋势利,与 石崇 等諂事 贾謐,每候其出,与 崇 輒望尘而拜。”
明•袁宏道 《送榆次令张元汉考绩序》:“朝而謁于道,望尘而拜焉。”
清•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若有持锦珍寳而行者,则望尘而拜矣。”
亦作“望尘拜伏”。 《北史·魏任城王云传》:“时 高肇 权重,天下之士望尘拜伏。”
范文澜 《<唐代佛教>引言》:“神秀 所到之处,王公士庶望尘拜伏,每天受上万人的礼拜。”
晋朝潘岳、石崇等人趋炎附势,望见权贵贾谧来车扬起的灰尘,即行叩拜。典出《晋书·卷五五·潘岳传》。后形容趋炎附势,阿谀谄媚的神态。
引宋·张孝祥《刘两府》:「士于兹时蕲一望尘而拜,犹恐无因而至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