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望


拼音
dì wàng
注音
ㄉㄧˋ ㄨㄤˋ

地望dì wàng

  1. 魏晋以下,行九品中正制,士族大姓垄断地方选举等权力,一姓与其所在郡县相联系,称为地望

  2. 指地理位置。

分解意思

  • 拼音 dì,de 部首 土 总笔画 6

    地 [ dì ]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 如 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 如 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 如 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 如 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 如 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 如 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 如 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如 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 如 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 如 质地。 地 [ de ]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 如 慢慢地走。

  • 拼音 wàng 部首 月 总笔画 11

    望 [ wàng ] 1. 看,往远处看。 如 望见。眺望。张望。望尘莫及(喻远远落后)。望风捕影。 2. 拜访。 如 看望。拜望。探望。 3. 希图,盼。 如 期望。欲望。喜出望外。 4. 人所敬仰的,有名的。 如 望族。名望。声望。威望。 5. 向,朝着。 如 望东走。 6. 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 如 望日。 7. 埋怨,责备。 如 怨望。 8. 姓。

引证文献

  1. 魏 晋 以下,行九品中正制,士族大姓垄断地方选举等权力,一姓与其所在郡县相联系,称为地望

    引唐•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韦斌 虽生于贵门,而性颇厚质,然其地望素高,冠冕特盛。”
    宋•陈亮 《又祭吕东莱文》:“惟兄天资之高,地望之最,学力之深,心事之伟,无一不具。”
    清•赵翼 《题淑斋官署》诗:“粉署含香地望华,天教作吏亦清嘉。”

  2. 指地理位置。

    引清•魏源 《圣武记》卷十二:“圣祖 勒铭 狼胥之山,其山必距 昭莫多 不远,则是以 汗山 或 肯特岭 为 狼居胥山。準其地望,皆与古书相合。”
    王国维 《观堂集林·汉郡考上》:“东高宛城,以今地望準之,当在 乐安、高宛 之间。”
    郭沫若 《孔雀胆的故事》:“我没有到过 昆明•和 大理,地望和土宜对于我是一片空白。”

国语辞典

地望dì wàng

  1. 地位与名望。

    引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诗:「耿贾官勋大,荀陈地望清。」

网络解释

地望

地望,

拼音:dì wàng

释义:1、魏 晋 以下,行九品中正制,士族大姓垄断地方选举等权力,一姓与其所在郡县相联系,称为地望。2、是地理位置。

出自《圣武记》。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