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律诗以仄声起者,谓之正格;以平声起者,谓之偏格。七言律诗反是。绝句同此。
偏 [ piān ] 1. 歪,不在中间。 如 偏斜。偏离。偏旁。偏僻。偏远。偏锋(a.书法上指用毛笔时笔锋斜出的笔势;b.泛指做文章从侧面着手的方法)。不偏不倚。 2. 不全面,不正确。 如 偏爱。偏见。偏激。偏狭。偏执。偏废。偏颇。偏听偏信。 3. 与愿望、预料或一般情况不相同。 如 偏偏。偏巧。 4. 谦辞,向人称自己已用过茶饭等。 如 我偏过了,您请吃吧。
格 [ gé ]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 如 格子纸。方格儿布。 2. 法式,标准。 如 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 3. 表现出来的品质。 如 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 4. 阻碍,隔阂。 如 格格不入。 5. 击,打。 如 格斗。格杀。 6. 推究。 如 格致。 7. 树的长枝。 8. 至,来。 如 格于上下。 9. 感通。 如 格于皇天。 10. 变革,纠正。 如 格非。 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五言律诗以仄声起者,谓之正格;以平声起者,谓之偏格。七言律诗反是。绝句同此。 宋•沉括 《梦溪笔谈·艺文二》:“第二字平入,谓之偏格。如‘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之类。
引唐•名贤辈诗,多用正格,如 杜甫 律诗,用偏格者十无一二。”
近体五言诗第二字平起、七言诗第二字仄起的称为「偏格」。相对于正格而言。
又称为变式。格律诗中不很常用的格式称为偏格。如五律、五绝使用首句不入韵为常式,首句入韵的则称为偏格。(宋人沈括《梦溪笔谈》以平起式为偏格)。七律、七绝则相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