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尚


拼音
xué shàng
注音
ㄒㄩㄝˊ ㄕㄤˋ
繁体
學尚

学尚xué shàng

  1. 学问高深。

  2. 学问;学识。

分解意思

  • 拼音 xué 部首 子 总笔画 8

    学 [ xué ]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 如 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2. 传授知识的地方。 如 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 3. 掌握的知识。 如 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 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 如 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 拼音 shàng 部首 小 总笔画 8

    尚 [ shàng ] 1. 还(hái ),仍然。 如 尚小。尚未。尚不可知。 2. 尊崇,注重。 如 尚武。尚贤(①崇尚贤人;②《墨子》篇名,内容阐述墨子的一种政治主张)。 3. 社会上共同遵从的风俗、习惯等。 如 风尚。时尚。 4. 矜夸,自负。 如 自尚其功。 5. 古,久远。 如 “故乐之所由来者尚矣,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 6. 庶几,差不多。 如 尚飨(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之意)。 7. 姓。

引证文献

  1. 学问高深。

    《魏书·杨播传》:“自 昱 已下,率多学尚,时人莫不钦羡焉。”
    《北史·韦伯昕传》:“韦伯昕,京兆 杜陵 人,学尚有壮气。”
    《陈书·张种传》:“清虚学尚, 种 有其风。”

  2. 学问;学识。

    《魏书·裴延儁传》:“兄弟并有学尚,与父同时遇害。”
    《北史·元晖业传》:“暉业 弟 昭业,颇有学尚,位諫议大夫。”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学尚

xué shàng ㄒㄩㄝˊ ㄕㄤˋ

学尚

(1).学问高深。《魏书·杨播传》:“自 昱 已下,率多学尚,时人莫不钦羡焉。”《北史·韦伯昕传》:“ 韦伯昕 , 京兆 杜陵 人,学尚有壮气。”《陈书·张种传》:“清虚学尚, 种 有其风。”

(2).学问;学识。《魏书·裴延儁传》:“兄弟并有学尚,与父同时遇害。”《北史·元晖业传》:“ 晖业 弟 昭业 ,颇有学尚,位谏议大夫。”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