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鸿


拼音
yún hóng
注音
ㄩㄣˊ ㄏㄨㄥˊ
繁体
雲鴻

云鸿yún hóng

  1. 飞行于高空中的大雁。

  2. 喻志向远大者。

分解意思

  • 拼音 yún 部首 二 总笔画 4

    云 [ yún ] 1. 说话,引文。 如 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2.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 如 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 3.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 如 行云流水。云蒸霞蔚。 4. 指中国“云南省”。 如 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5. 通“芸”。众多。 6. 通“纭”。纷纭。

  • 鸿

    拼音 hóng 部首 鸟 总笔画 11

    鸿 [ hóng ] 1. 大雁。 如 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2. 大。 如 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 3. 指书信。 如 来鸿。 4. 姓。

引证文献

  1. 飞行于高空中的大雁。

    引南朝 梁 江淹 《侍始安王石头》诗:“何如塞北阴,云鸿尽来翔。”
    唐•元稹 《表夏》诗之七:“云鸿方警夜,笼鸡已鸣晓。”
    宋•吴儆 《念奴娇》词:“秋去云鸿,春深花絮,风雨随南北。”

  2. 喻志向远大者。

    引唐•方干 《赠赵崇侍御》诗:“云鸿别有回翔便,应笑啁啾燕雀卑。”
    宋•曾巩 《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诗:“云鸿可见眼先明,野鹿尚縻颜自忸。”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云鸿 (词语释义)

1. 飞行于高空中的大雁。

南朝 梁江淹《侍始安王石头》诗:“何如塞北阴,云鸿尽来翔。” 唐 元稹 《表夏》诗之七:“云鸿方警夜,笼鸡已鸣晓。” 宋 吴儆 《念奴娇》词:“秋去云鸿,春深花絮,风雨随南北。”

2. 喻志向远大者。

唐 方干 《赠赵崇侍御》诗:“云鸿别有回翔便,应笑啁啾燕雀卑。” 宋 曾巩 《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诗:“云鸿可见眼先明,野鹿尚縻颜自忸。”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