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理


拼音
cí lǐ
注音
ㄘˊ ㄌㄧˇ
繁体
詞理

词理cí lǐ

  1. 文词的情致。

  2. 文词的义理。

分解意思

  • 拼音 cí 部首 讠 总笔画 7

    词 [ cí ] 1.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 如 词汇。词书。词典。词句。词序。词组。 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 如 歌词。演讲词。誓词。词章。词律(文词的声律)。 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 如 词人。词谱。词牌。词调(diào )。词韵。词曲。

  • 拼音 lǐ 部首 玉 总笔画 11

    理 [ lǐ ]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 如 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 如 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如 理科,数理化。理疗。 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 如 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 如 理睬。答理。 6. 古代指狱官、法官。 7. 姓。

引证文献

  1. 文词的情致。 唐•薛调 《无双传》:“花牋五幅,皆 无双 真跡,词理哀切,叙述周尽。

    引仙客 览之,茹恨涕下。”
    宋•王安石 《与赵卨龙图书》:“如西人有文字,词理恭顺,即与收接闻奏。”

  2. 文词的义理。 宋•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诗有词理意兴。

    引南朝•人尚词而病於理;本朝人尚理而病於意兴。”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考代书》:“有在本治为人代书词状者,许赴本县,定日当堂考试,词理明通,且验其状貌端良者,取定数名。”
    严复 《译<天演论>例言》:“至原文词理本深,难於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词理

词理,cí lǐ,文词的情致的意思。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