晡时击鼓。指晡时。
晡 [ bū ] 1. 申时,即下午三时至五时。 2. 夜;晚。
鼓 [ gǔ ] 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 如 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 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 如 耳鼓。石鼓。 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 如 鼓吹。鼓噪。 4. 发动,使振作起来。 如 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5. 高起,凸出。 如 鼓包。鼓胀。 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晡时击鼓。指晡时。
引《陈书·儒林传·沉洙》:“《汉书·律历》, 何承天、祖冲之、暅之 父子《漏经》,并自关鼓至下鼓、自晡鼓至关鼓,皆十三刻,冬夏四时不异。”
简介
拼音:bū gǔ
注音:ㄅㄨ ㄍㄨˇ
条目:晡鼓
解释:
晡时击鼓。指晡时。《陈书·儒林传·沉洙》:“《汉书·律历》, 何承天 、 祖冲之 、 暅之 父子《漏经》,并自关鼓至下鼓、自晡鼓至关鼓,皆十三刻,冬夏四时不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