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官


拼音
băn guān
注音
ㄅㄢˇ ㄍㄨㄢ

板官bǎn guān

  1. 晋、南北朝时,诸王及大臣得自委任属官,在板上书授官之辞,谓之“板官”。

分解意思

  • 拼音 bǎn 部首 木 总笔画 8

    板 [ bǎn ] 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 如 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 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 如 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 3. 不灵活,少变化。 如 死板。呆板。 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 如 板着脸。 5. 见“老”字“老板”。

  • 拼音 guān 部首 宀 总笔画 8

    官 [ guān ]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 如 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 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 如 官办。官费。官方。官府。 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 如 感官。器官。五官。官能。 4. 姓。

引证文献

  1. 晋、南北朝 时,诸王及大臣得自委任属官,在板上书授官之辞,谓之“板官”。参见“板行”。

    《魏书·邢峦传》:“詔曰:‘ 峦 至彼,须有板官,以怀初附。’”《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魏郡 太守遣兼丞 张含 賫板詔书印綬,假臣为 平原 内史” 唐•李善 注:“凡王封拜,谓之板官。”
    明•杨慎 《丹铅总录·虎爪板》:“晋•宋 之代,大臣皆得自辟除官属,以板召,谓之板官。”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板官

板官是汉语词汇,释义为在板上书授官之辞,出自《魏书·邢峦传》。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