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陂


拼音
táng bēi
注音
ㄊㄤˊ ㄅㄟ

唐陂táng bēi

  1. 有堤坝的池塘。唐,通“塘”。

分解意思

  • 拼音 táng 部首 口 总笔画 10

    唐 [ táng ] 1. 夸大,虚夸。 如 荒唐。唐大无验。 2. 空,徒然。 如 功不唐捐(功夫不白费)。 3.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尧所建。 4. 朝代名。 如 唐代。唐诗。唐僧。唐人。唐三彩。后唐。 5. 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 6. 古同“螗”,指蝉。 7. 姓。

  • 拼音 bēi,pí,pō 部首 阜 总笔画 7

    陂 [ bēi ] 1. 池塘。 如 陂塘。陂池。千顷之陂。 2. 水边,水岸。 如 东海之陂。 3. 山坡,斜坡。 如 “陂南陂北鸦阵黑,舍西舍东枫叶赤”。 陂 [ pí ] 1. [黄陂]地名,在湖北省武汉。 陂 [ pō ] 1. [陂陀](—tuó)倾斜不平。

引证文献

  1. 有堤坝的池塘。唐,通“塘”。

    《汉书·扬雄传上》:“鉤赤豹,摼象犀,跇峦阬,超唐陂。”
    颜师古 注:“唐陂,陂之有隄唐者也。”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唐陂

唐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áng bēi,指有堤坝的池塘。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