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壶


拼音
fāng hú
注音
ㄈㄤ ㄏㄨˊ
繁体
方壺

方壶fāng hú

  1. 腹圆口方的壶。古代礼器的一种。

  2. 传说中神山名。一名方丈。

分解意思

  • 拼音 fāng 部首 方 总笔画 4

    方 [ fāng ] 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 2.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 如 方根。平方。开方。 3. 人的品行端正。 如 方正。方直。 4. 一边或一面。 如 方向。方面。 5. 地区,地域。 如 地方。方志。方言。方物。方圆。方隅(边疆)。方舆(指领域,亦指大地)。 6. 办法,做法,技巧。 如 方式。方法。教导有方。贻笑大方。 7. 种,类。 如 变幻无方。仪态万方。 8.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 如 药方。 9. 违背。 如 方命。 10. 正在,正当。 如 方今盛世。方兴未艾。 11. 才,刚刚。 如 方才。如梦方醒。 12.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 如 土石方。 13.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 如 几方石章。 14. 姓。

  • 拼音 hú 部首 士 总笔画 10

    壶 [ hú ] 1. 陶瓷或金属制成的一种有把有嘴的器具,通常用来盛茶、酒等液体。 如 茶壶。酒壶。喷壶。油壶。 2. 像壶的形状或出水状态的东西。 如 壶铃(举重辅助器械之一,形状像水壶)。 3. 姓。

引证文献

  1. 腹圆口方的壶。古代礼器的一种。

    《仪礼·燕礼》:“司宫尊于东楹之西,两方壶。”
    郑玄 注:“尊方壶,为卿大夫士也。”
    贾公彦 疏:“以其燕总有卿大夫士,又别有公尊瓦大两,故知方尊为此人也。”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国子执壶浆” 汉•何休 注:“壶,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

  2. 传说中神山名。一名 方丈。

    《列子·汤问》:“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二曰 员嶠,三曰 方壶,四曰 瀛洲,五曰 蓬莱。”
    殷敬顺 释文:“一曰 方丈。”
    汉•班固 《西都赋》:“滥 瀛洲 与 方壶,蓬莱 起乎中央。”
    宋•辛弃疾 《满江红·题冷泉亭》词:“是当年、玉斧削 方壶,无人识。”
    清•金农 《龙涎香二首寄吴秀才焯厉孝廉鹗》诗之二:“方壶 岛客渺难逢,一饼凄凉话故宫。”

国语辞典

方壶fāng hú

  1. 腹圆口四方的壶。

  2. 神话传说中的山名。

    《列子·汤问》:「渤海之东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三曰方壶。」
    《文选·班固·西都赋》:「滥嬴洲与方壶,蓬莱起乎中央。」

网络解释

方壶

方壶又称壶梁。中国古人名。方壶,紫砂壶其中的一种。方壶也是澎湖的旧称。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