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晦


拼音
yān huì
注音
ㄧㄢ ㄏㄨㄟˋ

湮晦yān huì

  1. 埋没;消失。

分解意思

  • 拼音 yān,yīn 部首 水 总笔画 12

    湮 [ yān ] 1. 埋没。 如 湮灭。湮没(mò)。 2. 淤塞,堵塞。 如 “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 湮 [ yīn ] 1. 同“洇”。

  • 拼音 huì 部首 日 总笔画 11

    晦 [ huì ] 1. 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 如 晦朔。 2. 夜晚。 如 晦明。风雨如晦。 3. 昏暗不明。 如 晦暝。晦暗。晦涩(意义隐晦,文字僻拗)。隐晦(意义不明显)。 4. 不顺利,倒霉。 如 晦气。

引证文献

  1. 埋没;消失。

    《晋书·忠义传·嵇含》:“悼大道之湮晦,遂含悲而吐曲。”
    宋•陆游 《除删定官谢丞相启》:“声名湮晦,衣食空无。”
    明•叶盛 《水东日记·周益公词科旧稿跋》:“惜乎后嗣无闻,遗墓湮晦,已作燔尸之所。”
    清•曾国藩 《<孟子要略>序跋》:“然如 许叔重 《五经异义》、 余隐之 《尊孟辨》之类,皆湮晦数百年矣。”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湮晦

湮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ān huì,是指埋没;消失。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