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奇制胜


拼音
chū qí zhì shèng
注音
ㄔㄨ ㄑㄧˊ ㄓˋ ㄕㄥˋ
词性
动词 成语
繁体
出奇制勝
近义词
六出奇计 攻其不备 声东击西 克敌制胜 出奇致胜 出奇取胜
反义词
一败如水 束手待毙 按兵不动

出奇制胜chū qí zhì shèng

  1. 用奇兵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出人意料的办法取胜。

    英defeat one's opponent by a surprisemove;

分解意思

  • 拼音 chū 部首 凵 总笔画 5

    出 [ chū ] 1. 从里面到外面。 如 出访。初出茅庐。出笼。 2. 往外拿,支付。 如 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 3. 离开。 如 出发。出轨。出嫁。 4. 产生,生长。 如 出产。出品。出人才。 5. 发生。 如 出事。 6. 显露。 如 出现。出名。 7. 超过。 如 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8. 来到。 如 出席。出勤。 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 如 出处(chù)。语出《孟子》。 10. 显得量多。 如 这米出饭。 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 如 提出问题。 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 拼音 qí,jī 部首 大 总笔画 8

    奇 [ qí ] 1. 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 如 奇闻。奇迹。奇志。奇观。奇妙。奇巧。奇耻大辱。 2. 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 如 奇兵。奇计。奇袭。出奇制胜。 3. 惊异,引以为奇。 如 奇怪。惊奇。不足为奇。 奇 [ jī ] 1. 数目不成双的,与“偶”相对。 如 奇数(不能被二整除的数,如一、三、五、七、九等,正的奇数亦称“单数”)。 2. 零数。 如 奇零(不满整数的数)。奇羡(赢余,积存的财物)。有奇(如“八分奇奇”即八分多一点)。

  • 拼音 zhì 部首 刀 总笔画 8

    制 [ zhì ] 1. 规定。 如 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 2. 限定,约束,管束。 如 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 3. 法规,制度。 如 民主集中制。公有制。 4. 造,作。 如 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páo )制。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 如 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 6. 古代帝王的命令。 如 制诰。 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 拼音 shèng 部首 肉 总笔画 9

    胜 [ shèng ] 1. 在斗争或竞赛中打败对方或事业达到预定目的。 如 胜利。得胜。胜券(指胜利的把握)。胜负。无往不胜。 2. 超过,占优势。 如 胜似。优胜。以少胜多。 3. 优美的。 如 胜地。胜景。胜境。胜迹。胜状(胜景)。 4. 古代妇女的饰物。 如 花胜。彩胜。 5. 能承担,能承受(旧读shēng )。 如 胜任。不胜其烦。 6. 尽(旧读shēng )。 如 不胜感激。

引证文献

  1. 谓用奇兵奇计战胜敌人。亦泛指用常人意想不到的方法、手段来取得好的效果。

    引唐•陆贽 《论替换李楚琳》:“楚琳 卒伍凡材,厮养贱品,因时扰攘,得肆猖狂,非有陷坚殪敌之雄,出奇制胜之略。”
    宋•陈亮 《酌古论·诸葛孔明》:“夫 仲达 出奇制胜,变化如神,天下莫不惮之。”
    清•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孟次微监州》:“言兵事战胜攻取,得出奇制胜之略。”
    孙犁 《秀露集·进修二题》:“文学语言,包括好的比喻,有力的生发,美妙的联想和出奇制胜的描写。”
    亦作“出奇取胜”、“出奇致胜”。 《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今用兵岁久,生民疲弊,苟非出奇取胜,大功何由可成!”《老残游记》第七回:“﹝ 刘仁甫 ﹞在 嵩山 少林寺 学拳棒。学了些时,觉得徒有虚名,无甚出奇致胜处,於是奔走江湖,将近十年。”

国语辞典

出奇制胜chū qí zhì shèng

  1. 发奇兵或用奇计制敌而获胜。语本唐·陆贽〈论替换李楚琳状〉:「况楚琳卒伍凡材,厮养贱品,因时扰攘,得肆猖狂,非有陷坚殪敌之雄、出奇制胜之略。」后泛指用奇特、创新的方法取胜。

    《孙子·势》:「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老残游记·第七回》:「在嵩山少林寺学拳棒,学了些时,觉得徒有虚名,无甚出奇制胜处,于是奔走江湖。」

网络解释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