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米或盛米、盛饭用的竹器。
英bamboo basket rice-washing;
筲 [ shāo ] 1. 一种盛饭用的竹筐。 如 筲箕。斗(dǒu )筲(喻才短量浅)。 2. 水桶。 如 水筲。一筲水。
箕 [ jī ] 1.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 如 箕帚。 2. 簸箕形的指纹,不成圆形。 如 斗(dǒu )箕。 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4. 姓。
淘米或盛米、盛饭用的竹器。
引宋•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尝观其( 紫姑神 )下神,用两手扶一筲箕,头插一箸,画灰盘作字。”
清•厉荃 《事物异名录·器用·箕》:“《留青日札》:俗名竹饭器曰筲箕。又筲箕或作稍箕。”
《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管家走到门口,只见一个小儿开门出来,手里拿了一个筲箕出去买米。”
淘米用的竹器,亦用作盛饭器具。也作「䈰箕」、「䈾箕」。
引《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管家走到门口,只见一个小儿开门出来,手里拿了一个筲箕出来买米。」
筲箕,中国民间用来盛米,淘米的扁形竹筐。西南方言中广泛存在“筲箕”这一音和这一生活品。很多南北方言在四川、重庆融合;所以重庆方言也有筲箕,吴语方言:淘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