笄珥


拼音
jī ěr
注音
ㄐㄧ ㄦˇ

笄珥jī ěr

  1. 古代妇女常用以装饰发耳的饰件。

分解意思

  • 拼音 jī 部首 竹 总笔画 10

    笄 [ jī ] 1. 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 如 发笄。弁笄。 2. 古代特指女子十五岁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即成年。 如 及笄。笄年。

  • 拼音 ěr 部首 玉 总笔画 10

    珥 [ ěr ] 1. 用珠子或玉石做的耳环。 2. 剑柄上端像两耳的突出部分。 3. 插戴。 如 珥笔(古代史官、谏官入朝插笔于冠侧,以便随时记录、写作)。珥貂。 4. 日、月两旁的光晕。 如 日珥。月珥。

引证文献

  1. 古代妇女常用以装饰发耳的饰件。

    《列子·周穆王》:“设笄珥,衣阿锡。”
    《淮南子·修务训》:“尝试使之施芳泽,正娥眉,设笄珥,衣阿锡。”
    高诱 注:“笄,妇人首饰;珥,瑱也。”
    宋•刘克庄 《鹊桥仙·生日和居厚弟》词:“女孙笄珥,男孙袍笏,少长今朝咸集。”
    明•徐渭 《张母八十序》:“太君者,当其被戴笄珥,则女妇儔也。”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笄珥

笄珥,拼音jī ěr,古代妇女常用以装饰发耳的饰件。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