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方:旧时对洋行经理的称呼。
英taipan;
幼儿园里的最高班级(对小班、中班而言)
英the top class in a kindergarten;
大 [ dà ]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如 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 如 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 如 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 如 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 如 老大。 6. 敬辞。 如 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 如 大前年。 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 如 大概。大凡。 大 [ dài ] 1. 〔~夫〕医生(“夫”读轻声)。 2.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大 [ tài ]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班 [ bān ] 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 如 排班。按部就班。 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 如 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 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 如 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5. 定时开行(xíng)的。 如 班车。班机。班期。 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飞机走”)。 7. 调回或调动(军队)。 如 班师。班兵。 8. 古同“斑”,杂色。 9. 姓。
清 代称新科进士引见时按一、二、三甲编排的班列。
引《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无如明日便是传臚大典,紧接着还有归大班引见,赴宴,谢恩,登瀛,释褐许多事。”
旧称外国公司、洋行的经理。
引清•魏源 《筹海篇》四:“﹝ 英国 公司﹞皆为大班数人把持,与通国散商为怨敌。”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船到了 上海,船主便到行里,见了大班,回了这件事。”
幼儿园里由五或六周岁至六或七周岁儿童所编成的班级。
例如:我儿子在幼儿园大班,明年要进小学了。
幼稚园学生按年纪分成大班、中班、小班。
例如:「他今年五岁半,在读幼稚园大班。」
舞厅里调遣舞女的人。
旧时对洋行、银行经理的称呼。
近买办
大班,拼音dà bān,是指清代称新科进士引见时按一、二、三甲编排的班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