僭逆


拼音
jiàn nì
注音
ㄐㄧㄢˋ ㄋㄧˋ

僭逆jiàn nì

  1. 越礼犯上。

  2. 僭逆之人。

分解意思

  • 拼音 jiàn 部首 人 总笔画 14

    僭 [ jiàn ] 1. 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 如 僭越。僭妄。僭伪(封建王朝称割据对立的王朝)。僭盗。

  • 拼音 nì 部首 辵 总笔画 9

    逆 [ nì ] 1. 方向相反,与“顺”相对。 如 逆流。逆行。逆风。逆转(zhuǎn )(局势恶化)。莫逆之交。 2. 抵触,不顺从。 如 忤逆。忠言逆耳。 3. 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 如 叛逆。逆产。 4. 迎接。 如 逆旅(旅店)。 5. 预先。 如 逆料(预料)。

引证文献

  1. 越礼犯上。

    《后汉书·孔融传》:“又 袁术 僭逆,非一朝一夕。”
    宋•苏辙 《历代论五·陆贽》:“臣料其间必有旁遭詿误内畜危疑而计不能止者,未必皆处心积虑果於僭逆也。”
    《三国演义》第九八回:“众议皆谓 孙权 僭逆,宜絶其盟好。”

  2. 指僭逆之人。

    引南朝•宋 谢灵运 《撰征赋》:“涤僭逆於 岷山,羈巢处於西木。”
    清•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一·补乡试》:“自庚申已后,诸僭逆以次削平,各省次第补行乡试。”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僭逆

僭逆,汉语词汇。

拼音:jiàn nì,

释义:1、越礼犯上。2、指僭逆之人,

出处《后汉书·孔融传》。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