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旌


拼音
xuán jīng
注音
ㄒㄩㄢˊ ㄐㄧㄥ
繁体
懸旌

悬旌xuán jīng

  1. 挂在空中随风飘荡的旌旗。

  2. 挂起旌旗。指进军。

分解意思

  • 拼音 xuán 部首 心 总笔画 11

    悬 [ xuán ] 1. 挂,吊在空中。 如 悬垂。悬吊。悬梯。悬河。悬心。悬念(a.挂念;b.文艺作品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今后命运的伏笔)。悬梁刺股。 2. 没有着落,没有结束。 如 悬断。悬案。悬而未决。 3. 距离远。 如 悬隔。悬殊。 4. 危险。 如 悬崖。悬乎(“乎”读轻声)。 5. 公开提示。 如 悬赏。

  • 拼音 jīng 部首 方 总笔画 11

    旌 [ jīng ] 1. 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 如 旌旗。旌铭(旧时丧礼,柩前书死者姓名的旗幡)。 2. 表扬。 如 旌表。

引证文献

  1. 挂在空中随风飘荡的旌旗。参见“心旌”、“悬旆”。

    《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唐•柳宗元 《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诗:“窜逐宦 湘 浦,摇心剧悬旌。”
    景耀月 《己酉正月三去祖国舍弟太素踰河送别愀然赋此》:“舆梁谢戚旧,方寸若悬旌。”

  2. 挂起旌旗。指进军。

    引晋•葛洪 《抱朴子·广譬》:“故 秦始皇 筑城遏 胡,而祸发幃幄; 汉武 悬旌万里,而变起萧墙。”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天子进公爵为 魏王” 裴松之 注引 汉•刘艾 《献帝传》:“盪定西陲,悬旌万里,声教振远,寧我区夏。”

国语辞典

悬旌xuán jīng

  1. 比喻心神不定。

    《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 终薄。」
    《文选·张协·杂诗十首之七》:「羁旅无定心,翩翩如悬旌。」

  2. 比喻军队远行。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传》:「荡定西陲,悬旌万里。」

网络解释

悬旌

悬旌,xuán jīng,ㄒㄨㄢˊ ㄐㄧㄥ,挂在空中随风飘荡的旌旗。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