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课钱


拼音
zī kè qián
注音
ㄗ ㄎㄜˋ ㄑㄧㄢˊ
繁体
資課錢

资课钱zī kè qián

  1. 唐时因国库空虚,官员俸禄需待课税后付给,称“资课钱”。

分解意思

  • 拼音 zī 部首 贝 总笔画 10

    资 [ zī ] 1. 财物,钱财。 如 资源。物资。资财。资金。资费。资料。工资。川资(路费)。 2. 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和财产。 如 资本。外资。独资。合资。资方。 3. 供给,帮助。 如 资助。资送。资敌。可资借鉴。 4. 智慧能力。 如 资质。天资。 5. 出身和经历。 如 资格。资历。 6. 姓。

  • 拼音 kè 部首 讠 总笔画 10

    课 [ kè ] 1. 教学上的一个阶段。 如 上课。课时。课间。旷课。授课。课余活动。 2. 教学的科目。 如 课程。课表。基础课。专业课。课本。课文。 3. 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 如 课徒。课读。 4. 古代的一种赋税。 如 国课。完粮交课。 5. 使交纳赋税。 如 课税。课役。 6. 机关、企业等行政上的单位(现亦称“科”)。 如 会计课。 7. 迷信占卜的一种。 如 起课。

  • 拼音 qián 部首 钅 总笔画 10

    钱 [ qián ] 1. 货币。 如 铜钱。金钱。银钱。钱票。钱币。钱财。钱庄。钱粮。 2. 费用。 如 车钱。买书的钱。 3. 财物。 如 有钱有势。 4. 圆形像钱的东西。 如 榆钱。荷钱。 5.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两的十分之一。 6. 姓。

引证文献

  1. 唐 时因国库空虚,官员俸禄需待课税后付给,称“资课钱”。

    《旧唐书·回纥传》:“时帑藏空虚,朝官无禄俸,随月给手力,谓之资课钱。税朝官闰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课以供之。”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资课钱

资课钱,汉语词语,读音为zī kè qián,释义是唐 时因国库空虚,官员俸禄需待课税后付给,称“资课钱”。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