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


拼音
shí bì
注音
ㄕˊ ㄅㄧˋ
词性
名词

石壁shí bì

  1. 有相当高度、表面呈垂直或悬垂的悬崖或峭壁。

    英cliff; precipice;

分解意思

  • 拼音 shí,dàn 部首 石 总笔画 5

    石 [ shí ]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 如 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 如 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 如 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石 [ dàn ]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

  • 拼音 bì 部首 土 总笔画 16

    壁 [ bì ] 1. 墙。 如 四壁。壁报。壁画。壁挂。壁毯。壁橱。壁灯。铜墙铁壁。 2. 指某些物体内部的表层。 如 胃壁。肠壁。 3. 陡削的山崖。 如 峭壁。壁立。 4. 军营的围墙。 如 壁垒。坚壁清野。作壁上观(坐观双方成败,不帮助任何一方)。 5.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引证文献

  1. 陡立的山岩。

    引晋•葛洪 《神仙传·孙博》:“山间石壁,地上盘石, 博 入其中,渐见背及两耳,良久都没。”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山下临溪水,水际石壁杰立,高百许丈。”
    唐•杜甫 《返照》诗:“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
    清•唐孙华 《至桐城换篮舆行山径中》诗:“石壁四围成小市,云峰半豁见平田。”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

国语辞典

石壁shí bì

  1. 陡峭直立的岩石。

    《文选·江淹·杂体诗·殷东阳》:「极眺清波深,缅映石壁素。」
    《三国演义·第六八回》:「贫道于西川嘉陵峨嵋山中,学道三十年,忽闻石壁中有声呼我之名。」

网络解释

翻译

  • 法语 falais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